设计博览会国际设计创新论坛暨颁奖盛典

2010-6-04 15:25:29  来源:pchouse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lixiaoyun1  

  张静:各位下午好!我非常容幸也比较意外的能坐在主持的位置上,实际上我也是一个设计师,非常高兴能够今天在这里和刚刚认识的老朋友和早就认识的新朋友一起畅享这个美好的时光。其实今天这个话题我认为非常的好,中国设计的国际化与国际设计的本土化,其实这里我觉得真的是值得我们大家在一起探讨。虽然说作的有很多嘉宾都是国际型的设计大师,我也希望我们这次的对话不要单纯的只是台上坐在一起聊来聊去,如果大家有什么想法或者是问题我希望可以随时举手互动。

  首先我觉得作为中国设计的国际化,从这个话题上来讲我是敢想非常多,我把这个机会想先给本土的著名设计师,请陈先生给我们说一说中国设计国际化的今天。

1

  陈德坚:其实我觉得中国设计国际化最重要就是我们中国对外开放了那么多年了,中国的设计师对外面的(英)、形象、品牌都很熟悉了,现在中国设计师对其他国家的设计也很容易接受,通过杂志可以看到外面世界都是在怎么进行的。所以我觉得不仅是在中国,几年前我去一个国际会议的时候,我跟一些不同国家的设计师也谈过话,也看过他们一些设计比赛的作品,比如说东欧一些国家也搞了一些设计比赛,我发现东西跟我们的差不多。其实国内现在的设计师跟我们在看外面杂志,跟其他国家的设计师的潮流是差不多的。所以不仅是中国国际化,而是设计的全球化。

  张静:我赞同你的说法,从中国设计国际化来讲又研发了我们下一个话题国际设计本土化,这两个话题似乎有一点矛盾,我想借这个话题先让国际友人说一下他的看法?

  克瑞斯汀·格勒林:我们作为中国的设计师来说,我们应该从国外的文化中吸取的是方法,但是我们应该从自己本国的文化中吸取灵感。我建议中国高校的企业应该地本国完成本科的学士,可以在国外进行深造,读博士和硕士的课程,但是我们的灵感还是应该取决于中国的文化。最重要的是中国是一个很有历史和文化的国家,我们最应该从自己的文化中吸取精华并取得灵感。这就是为什么我觉得非常容幸来到这里与大家进行交流的原因,谢谢大家!

  张静:我觉得奥古斯丁先生的的确确是一个教育界的专家,时时刻刻不忘记教育我们新一代的设计师,我们是中国人我们做自己的设计,首先要立足于自己的文化。下面我倒是还想继续大家一起探讨一下,请我新认识的老朋友约翰·保林先生给我们谈谈他觉得国际设计本土化是怎么样体现的?尤其是在水立方的设计上是怎样体现的?

  约翰·保林: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我不仅会提到中国,我也会说一下我的祖国澳大利亚,我想用这个作为一个例子。对于我来说,我是一个在中国的澳大利亚设计师,这样设计的过程对我来说更加有意思。因为我来自的国家并没有建筑的文化,也没有建筑的历史,在澳大利亚最古老的建筑也只是有200年的历史而已。在澳大利亚我们的设计师刚开始并不是做建筑设计的,他们只是建一些建筑,但是并不能叫做设计。因为在澳大利亚并没有历史可以追溯,所以我们只能是在环境这方面来做设计。所以我们澳大利亚的建筑都只是直接回应环境,回应我们200年的历史来做设计的。北美也是一个例子,他们也只有200年的历史,而对于中国来说这些都不一样,因为中国有5000年的辉煌历史,有很多的文化可以追溯。所以当你把中国的文化以及跟它的环境结合在一起,会把设计这个问题变得更加复杂。所以对于解决这样的一个难题来说,我们并没有真正的解决方法,我所能做的就是认可它的确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我觉得我非常幸运,我有一个可以和中国顶尖设计师交流的机会,我们可以一起把设计的理念和中国的文化融合在一起。而水立方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因为它不仅显示了中华的文化,也是一个非常现代的建筑。我并不会太多的讲水立方,但是我想说的是水立方是中华文化的体现。我希望我回答了这个问题。

1

  张静:约翰的一席话其实还是有很多让我感到困惑的问题,从设计师的角度来讲我还想跟你探讨一下,首先我肯定你的水立方设计很好、很棒,同时你也是一个非常幸运的人,因为你参与了很多奥运会建筑的设计。我想问一下水立方的设计,你认为它只是在我们奥运主会场旁边很合适,其是说你认为这就是国际设计本土化的表现?

  约翰·保林:有关水立方的设计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就是它是在鸟巢设计完成之后才设计的,所以当我们在设计水立方的时候,我们已经知道鸟巢看上去会是什么样子了。水立方是在中轴线的两侧,跟鸟巢是一个完美的对称,所以我认为水立方是对我们奥运主场馆鸟巢的一个很好的回应。我们想通过水立方和鸟巢之间的差别来创造这个和谐,我认为鸟巢和水立方这两个位置的选择,会让这两个建筑在历史上永远都会留名。很有意思的事情就是鸟巢和水立方都是独立设计的,并没有真正的在一起谈过。但是在做奥运建筑的时候,我对中国文化有一个很好的参考。

  高文安:我就不揭晓我的工作了,我觉得我们在这里开这个会,是讨论设计师怎么样国际化、本土化,我觉得这个影响力还是不够的,因为我们的市场是我们的13亿人口,我们应该怎么样去影响他们、带动他们、启发他们。当我们经济基础条件提高了以后,老百姓对生活的要求有了一定的想法,然后他们就会对设计师有要求,设计师才可以发挥他们的国际设计本土化,而且本土的设计能够国际化。很荣幸的我来到中国工作好几年了,这几年里面得到了很多年轻设计师的崇拜,我想多做一点事情,我还是继续做我的建筑跟室内设计,这是我的本行。但是我希望能够通过一些老百姓日常的生活要求、生活的环境,能够带动他们更把生活国际化,更把生活本土化。我也很清楚当一个设计师有一定影响力了以后,他可以做很多很多事情,影响很多人。所以我就有一个想法,从日常生活最基本的要求来打动咱们的老百姓。我在深圳华侨城开了一个咖啡馆,咖啡馆喝咖啡本来就是西方的生活态度,我要做这个咖啡馆主要还是希望去喝咖啡的朋友,能够通过一个环境理解外国人对于生活的态度是怎样的,对于他们各个国家的文化多一点认识,不是只是懂得买一个LV就是国际化。这个在深圳开了以后引起了很多朋友的兴趣,这也是我第一步把外国国际生活介质带到本土化,这是咖啡馆能做的事情。然后我又开了一个面馆,吃面是我们中国人的基本主食,也是最便宜的一种可以吃饱的东西。所以我就想要是通过一个面馆能够把咱们中国那么多千年历史的文化,50几个民族不同的传统都能够在我的面馆里面每个月改变一个情景。这样可以让咱们中国人更加的用不同的眼光去看咱们周边的一些文化,非常传统、非常有民族代表性的,也是非常有自豪感的。所以我的面馆在华侨城开了以后口碑也是非常好,当然我的背景故事很多,但是我的面还是不错。然后我这有一个想法,希望能够让面馆跟咖啡馆带动本地老百姓更加懂得享受生活,最主要还是让他们能够多看一些中国传统的文化。

  我的机会来了,非常兴奋,在故宫博物馆、北京有一个咖啡馆给赶走了,我说我的机会来了。但是我有这个想法以后,有些朋友泼我冷水,他们说在北京城下你没有背景、没有关系,你拿不到故宫这个项目的。大家我觉得中国已经到了2009年了,这些都是古老的想法不合时了,我愿意试试看,我只是写了一封信给北京故宫博物馆的馆长,我说了我的概念、大概的想法,我希望故宫博物馆能够给我一个机会面对面的聊一下。

1

  张静:我觉得应该给高先生一个掌声。

  约翰·保林:我喜欢面条,好吃,但是如果你不能在故宫开这个馆的话,你可以去澳大利亚开。

  张静:高先生的一碗面条就把我们的中国传统文化诠释的是淋漓尽致,我觉得我们应该再给高先生一个掌声,当然如果这样鼓励下去,我相信高先生今天会包场的,我们也不能请他继续包下去了,下去再和他继续探讨。

1

  高文安:再给我三四分钟的时间。结果去年在奥运的时候,我经过三四次的交流以后,他们表示了很大的兴趣,然后在奥运完了以后,故宫博物馆给我打了一个电话,他说我们愿意跟你签这个合同,也不需要投标。结果去年10月份的下旬,我跟故宫博物馆签了合同,开350平方的面馆跟咖啡馆。这个面馆跟咖啡馆本来是6月份要开的,但是很可惜在北京的中央电视台出了一点小意外,那么我们故宫这一块600年的明朝的古建筑更加要小心了。到目前从开始施工到现在,仅仅半年的时间,现在已经差不多了,故宫博物馆准备在8月8日去年奥运开幕那天开一个盛大的自己的发布会,把东厂房的面馆跟咖啡馆推到北京的媒体面前。去年我有一个机会,也是在这样的一个这样的论坛,我在台下提出了我希望能够在北京开面馆、咖啡馆的事,立马在观众里面有一个朋友,他举手说,高先生这个事让我来投资。然后我就把握这个机会请他到上海来个我继续聊下去,他说高先生你要把咖啡馆、面馆开到法国的香榭里大街LV的旁边,还要开到美国第五大道,还要开到意大利的罗马,还要开到英国的伦敦,还要开到日本的东京。澳大利亚现在刚刚准备要加盟了。我可以保证月球人也会很快的希望能够享受、欣赏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

  张静:我不得不打断您了,因为我想其他的嘉宾还有他们的高谈阔论,从我身边的右侧开始继续击鼓传花。

  林伟而:其实讲了这么多,我就不耽误大家太多时候了。我在今年的6月去了美国的芝加哥,是一个国际的室内设计一个很大的盛事,是每年一次的。以前能参与这种活动是十分难的,尤其是在亚洲这边,今年我很幸运,我们可以说是代表了中国,他们挑选的全世界6个项目,5个都是在美洲的,只有一个项目其实在离这里不远的地方,就是在香格里拉酒店里面的一个餐馆,这6个项目是今年度是今年最杰出的项目设计,拿了大奖。我觉得我为中国设计国际化下了一点小努力,我希望在座各位为这方面继续再努力。至于国际设计的本土化,我觉得这方面可以说是我们不一定要参考外面做一些什么,而是只要做好本土的设计,这个设计自然就会变成国际化的设计。谢谢大家!

1

  伍炳亮:各位领导、专家、大师们、媒体的朋友们大家好!今天能有机会坐在这里跟大家一起参加这个研讨会,谈到设计这方面的问题,我心中也感慨万千。我是研究中国传统家具的,我在这个行业经历了30年,从股东家具的收藏、收购、仿做、设计、创新,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对明清家具有着很高的鉴别水平和审美眼光,只有这样才能在改良设计上充分的利用。我感觉传统家具的改良最关键是设计,我觉得首先要对明清家具的内涵非常了解,中国传统家具的文化博大精深,有很高的学问。在传统家具当中有不同的制作风格,有广做、苏做、京做的三大流派,不同地方风格的家具。家具有明代的、清代的,所以所有一个设计大师要在明清家具这方面有很高的审美观和设计水平,才能在设计之中把它分成设计很优美的家具造型。中国传统家具几千年来把艺术文化继承发扬光大,设计造型优美的家具可以与大家共同分享。我本着让设计艺术家具感动中国,谢谢大家!

  任禹青:我个人认为这个题目我及不悲观也不乐观。不乐观是因为咱们中国跟国际化还差非常远,不是一般的远,不悲观是因为在台下还有台上有这么多中国人、中国设计师对这个行业感兴趣在努力。既然高先生说了他的面条文化,但是我就拿这个面条说事,真的一定是中国人把面馆开到月球上就代表中国国际化了吗?我认为是没有必要的,我们没有必要为了国际化而国际化,只要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事你就国际化了。首先这个文化如果在美国这是一个智库一年的工作量,他要报上议院、下议院去讨论然后批预算,各路专家过来以后研究一年交上来一个报告,再告诉你怎么样国际化。西方的发达国家他们不会说国际化,为什么咱们要国际化?因为咱们现在有一种身份认同的焦虑症,想被别人承认,我认为大可不必,我认为只要咱们踏踏实实把研究做深入了,一定会国际化的。刚才这个问题主持人问两个老外的时候,他们一头雾水,他们在谈的时候只是谈设计、谈(英)、谈水立方、谈环境,我觉得这也是跟中国民族文化的渊源有关系,可能金庸小说看多了总想当武林霸主。大家都知道谁也当不了武林霸主,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都主宰不了世界,当今的世界是多元化的世界,由于科技的发展让这个世界变小了,信息的传播变快了,整个全球化、多民族化。设计水立方这位先生的团队来自50多个国家,说50多个语言,1200个员工,这就是国际化,我觉得要国际化首先要有开放的心态,美国是一个年轻的社会他的文化和历史很短暂,但是他现在当老大就是因为他有包容的心态。无论是世界各地什么样的文化,只要是好的他就拿过来,他是真正的拿来主义的高手。我觉得现在中国的设计师们一定要有一种开放的心态、包容的思想,脚踏实地的去做事。像刚才这位欧洲设计学院联盟主席谈到一个很好的词叫做(英),他说人家在做研究的时候,人体工程学对人家的历史、文化,在做设计的时候要做很多的研究。我希望我们的设计师在做设计的时候,不要被眼花心乱的表面东西误导了。外国人都知道我们的文化源远流长,但是我们自己拔起了自己的根去追求表面的东西,我认为大可不必,只要我们认认真真的去做研究,我认为一定会做的很好。

1

  张静:说的非常精彩,我很赞成你的说法。其实说到国际化和中国设计来讲,我从设计师的立场上发表一下我的观点。中国有5000多年的文化,5000多年的文化给我们带来的是什么?我们都有家庭观念,文化根基很深难免会真的让自己守旧,到底是要把中国国际化也好还是国际设计本土化也好,我认为设计本身是没有国界的,如果真要给它一个界限的话,我认为可以叫做地球化,因为时间、空间、交通、信息已经打破了所有的疆界,当然了我们也不能沾沾自喜的抱着自己的传统文化不放。传统意味着什么?传统意味着过去。当然我可能说的不太对,过去某种程度上意味着是落后,所以说我们要看到的不仅仅是现在,更要看到未来,未来一定是国际化,民族的东西就是国际化的东西。这是我的观点,谢谢!

  张静:我们这一节的讨论就到此结束,谢谢各位嘉宾!

  主持人:谢谢各位嘉宾!国际大师的中西对话,让我们在座所有人耳目一新,设计师群体是一个举足轻重的群体,正是有了这么我多优秀的、有贡献的设计师,中国设计才能快速发展,与国际发展趋势对接,设博会将孕育一代又一代新锐的设计师成长壮大,精彩纷呈的论坛让我们对中国设计师的国际化进程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为在座所有设计师提供了很多值得借鉴的信息和思路。第四届设博会主论坛到此结束,颁奖盛典即将开始!

提示: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设计   设博会   论坛   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