诠释新精英文化精神
Q:您的家具风格一直是充满禅意的,为何在此次南北东西特展以“书房”为命题来展现整个空间格局?
A:“山先生的书房”是一个巡展,第一个展览在上海国际家具展中摩登上海中我参与策展的新中式,其中的一个观念展。为什么用书房的主题,是因为书房所表达的范畴相对比较广,另一点是大背景下中国有一个问题,它没有形成自己稳定的精英文化或者说是核心价值观。所以整个国家在意识形态上会有混乱,我们希望通过我们对中国文化、精神的理解,希望转换出能够对应于即将形成的新精英文化精神的解读和诠释。
Q:在这个书房空间里,通过什么方式来呈现您说的精神诠释?
A:书房里有我自己的品牌“天物”和我的收藏家朋友刘山的一些收藏,他代表了一个新精英阶层,我以他作为线索,在这个书房里用现实主义的手法结合器物搭建了一个表达完整的生活空间,同时还有10多位艺术家和设计师的作品在里头呈现。
Q:16位具有代表性的当代艺术家和设计师的作品,您在选择的时候有什么标准吗?
A:我们这次最有意思的就是多元地选择了艺术家、设计师领域 ,当代书法、服装、雕塑、陶器、瓷器,我们在选择他们的时候,是因为他们带有当代精神的文化特点,真正代表中国的当代艺术。 另外一点我们把他们集合在一起像一个人一样,小中见大地去尝试多元的组合,看似很大的个体差异在这个基础上找到共同性,我认为是很有意义的尝试。我们是一个平台,通过各自不同的作品,组合后像一个人做的,这个是最有意思的。
Q:造景和制物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A:举一个例子,我们通常把器物理解为“词汇”或者“单词” ,“造景”是把单词和词汇用逻辑语法组合成文章,这就是区别。我为什么更强调造景,因为造景更接近于要表达的思想,制造器物的目的是为了通过组合去表达万丈的场景,去表达一种我们倡导的精神。
Q:是否可以理解您的展区是以“新中式”这个主题出发,而新中式这个词语甚至中式这个词语都在当下的设计环境里饱受争议,您是如何看的?
A:我本人比较赞同“新中式”这个词。“新”,并不是盲目求新,中国处在一个转型的时代,新往往是对于未来的期望,其次“中”是核心,恰恰代表了中国文化核心的意思,不仅仅是中国的地理概念,在今天如果我们想要让我们的文化可以复兴,我们必须在我们的传统精神中找到根本。“中”是我们正在寻找的精神价值的核心,新中式在过去十年让国人注意到,产生被人诟病的原因是由于我们认识到自己的精神缺失,恰恰这个字在今天很重要,我们经历了这样的过错,以这样的方式表达有时代精神的核心诉求, 我认为新中式还会存在一段时间,这段时间恰恰是我们文化重建、大量有识之士参与论道、 社会实践,去找到我们正在形成的核心精神的一种尝试。我们今天之所以可以理直气壮去探讨这个问题,是因为我们的前辈们一直在不断去尝试,不去回避这种尖锐的问题。所以我们今天有思想准备。我们今天才具备这样一种超越的心态,去面对我们今天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