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中国利郎有限公司在香港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对于服装圈的人士,利郎这个与中国名师计文波相结合的商务男装品牌并不陌生。2006年3月,携手第8届中国时装设计“金顶奖”获得者计文波,利郎商务男装首次亮相中国国际时装周,2007年1月,计文波与利郎品牌在米兰男装周亮相。第二年利郎又登上了日本时装周。经过了9年,令人感叹利郎的品牌发展之迅猛。 作为利郎公司的总设计师,计文波把自己定位为一个跟企业结合的设计师。他说:“我不知道还有多少设计师能和企业界合作十几年,这是一种成长方式。作为一名设计师,我希望能推出更加有设计感的作品,这些作品不仅是市场化的产品。不管是自己做还是和品牌做,能够达到很好的市场业绩,与品牌共同成长,才是真正的成长。” 在利郎公司的上市募集资金的公告中写得很清楚,所募集的资金有30%用于产品的设计研发,这包括约15%用于扩大集团在上海的产品开发工作室、在厦门建设新的设计及产品开发工作室、培训中心及销售中心,还有约15%用于集团开发专门面向20岁至30岁年轻客户群的副产品。这正是利郎总设计师计文波所希望的。 2009年11月7日,旭化成·中国时装设计师创意大奖刘洋作品发布会,让“金顶奖”设计师刘洋再次站到了中国国际时装周的舞台上。作为广东刘洋艺术创作有限公司的总设计师,他的公司与多家企业的展开设计服务。项目涉及从男装、休闲装、童装到职业装。刘洋说:“一个职业设计师是需要在各个领域都能很好地把握,为企业树立一种风格,为企业赚到钱。有好的经济效益才能算是一个优秀的设计师,如果不能帮企业赚到钱顶多说这个设计师是个有才华的设计师。” 除了大众品牌、设计师品牌,国内设计师在这几年中还积极探索设计能否成为品牌,两位“金顶奖”设计师吴海燕、武学凯用市场业绩给出了确切的回答。 2010年是北京吴海燕纺织服装有限公司成立的第十个年头,该公司下设的7个设计工作室,服装设计只是其中之一,其他还涉及流行趋势研究、家纺设计、纹样设计、形象设计到企业的广告设计。2006年吴海燕在杭州开设了分公司,她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2007年推出的“东方国”品牌中。“东方国”主攻室内家居设计,在旅游业发达的今天,定位高端、价位属于中上水平的“东方国”受到外国客户的喜爱。吴海燕说:“每个人都有一个梦,我的梦就是想做‘东方国’,把中国民族的东西真正发挥起来。以前我们设计是一个点,现在做‘东方国’,我们也考虑了很多,考虑了整个国际国内的现象,这种现象也导致我们对这个品牌的深思。突破关键,就是精确定位,功能价值定位,发掘细分功能的价值点。” “金顶奖”设计师武学凯在上海经营着有百十人的设计公司。他将自己公司定位在提供服装设计服务上。2008年到2009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没有让他的公司陷入停顿,反而为这家设计企业带来一些机会,不过他认为这不是设计公司、机构的最终机会。“设计价值的体现不在于一时的市场机会,而是长久地体现价值。对我来讲,一个设计型、创意型公司,不仅仅要注重整个产品的创意和设计,也要注重产业优势资源的整合,那可能会更有利于设计企业长远或者向更好的方面发展。” 确立时尚话语权 2004年11月,《促进北京时装产业发展建设“时装之都”规划纲要》由北京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纺织工业协会联合颁布。也是在这年,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首次聚焦中国本土新锐设计师,以“创意新生代、中国新力量”为理念,展示当代上海纺织服装行业的原创力量。 2007年6月迎来了中国国际时装周创办十周年庆典。时任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主席的王庆指出:“要打造一个中国国际时装之都,就要争取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话语权是影响力及竞争力的象征,拥有话语权必须有四大支撑,首先是要有一批品牌企业的参与和支持;第二要有原创的设计力量,自主创新的品牌;第三要有一批媒体时尚报道的团队,通过媒体的传播,才能树立起时装之都的形象;最后一点也是我们的短板,就是吸引、创造强大的职业买手团队。” 中国时装产业界除了本土的动作,在国际上争取时尚话语权的行动,以2006年10月1日 中国服装设计师谢锋和其品牌JEFEN By Frankie在巴黎时装周亮相为契机逐步展开。 |
选风格填面积,马上免费预约
热门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