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ooold新开物 | “我们并非创造奇观,而是让原本就存在的集体之美被重见”

设计上海
时间:2025-05-29 11:30:45 来源:专栏

#策展人对谈 - 陈旻“设计上海”2025特别策划

neooold新开物展区

2025年6月4日至7日,亚洲权威设计盛会“设计上海”将于上海世博展览馆盛大回归。今年,迎来第六个年头的“设计上海”特别策划“neooold新开物”将三号馆精彩亮相,以“静观众妙”为主题,深入挖掘和呈现那些在静谧中孕育而生的手工艺术之美,呼唤内心回归,专注创作本源。

届时,近30位特邀中国青年工艺家与参展品牌,将以大漆、陶瓷、金工、编织等传统技艺创作具有新开物精神的设计作品。在这个同“快”的时代,新开物邀请观众共“慢”,观其静,察之妙。

Questions

& Answers

策展人对谈

陈旻是“neooold新开物”的发起人和先锋工业设计师,精通六国语言。他从未停止在材料创新与传统工艺上探寻的脚步,还通过几个公益组织,邀请各国设计师探访工艺发源地并亲自体验,共同探索手工艺在当代创新与传承的可能性,被评价为“国际设计师里最懂工艺的人”。

陈旻

Chen Min

工业设计师

neooold新开物发起人

在他看来,手作的温度能够带回很多文明的线索,然而一味只顾挑战工艺难度也并非是创造的初衷。自2020年起,陈旻开始担任“设计上海”中的“neooold新开物”展览的发起人和策展人,主张结合“工艺、艺术、设计”,为艺术家与匠人们提供发声的平台。

Q:请谈谈2025年neooold新开物的策展主题“静观众妙”?同时今年的展览有什么新的亮点?

A:今年的策展结构有了很大改变。以往,我们习惯从与建筑师的对话开始做策展构思,但今年,我想借neooold新开物成立五周年这个时间节点,好好回望与反思。中国人讲“温故而知新”,这个周期给我们提供了沉淀的机会。

这次我选择回到neooold新开物的本源,关注那些一路同行、在这个平台上不断成长的设计师们。我在广州的一个庙里看到两句话,“为人作字”、“观人智慧”,深受启发。我意识到,很多已经参与neooold新开物的设计师其实还有很多话没说完,他们的作品仍有很多值得被看见的地方。

“以古为新”的中国哲思贯穿其中——我们不是去追求快速地更新换代,而是从已有的经验与智慧中提炼出新的可能。这也正是“静观众妙”的含义:我们不是创造新的奇观,而是重新看见原本就存在的集体之美。

Q:能否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今年的neooold新开物的具体布局是怎样的,是否划分为几个不同的展示区域?

A:作为“温故知新”的一届,今年neooold新开物的宗旨一方面乃继续让“安静做事的人”被看见,另外一方面就是服务好各参展品牌。

从展区规划来说,今年与2020年首届neooold新开物的空间布局比较接近,但和2020年相比,今年的展场开放度更高,且2025年把自主参展的展商推到台前,Gallery退到内部。

从细节上来说,展商品牌的展台设计储物功能等都做了升级,期望更独立、更一目了然,从而放大品牌属性;Gallery的展陈规划也比较纯粹,以长桌呼应今年的主题“静观众妙”,让大家能够安静并投入地观看作品。

Q:您如何看待近几年中国设计界的发展变化?

A:我认为有两个特别明显的趋势:

2大趋势:

设计从代工制造逐渐转向原创表达。比如家具领域,中国正在逐步放下低端代工的身份,越来越多本土设计师崭露头角,开始定义属于中国的设计语言。

“回流设计师”的崛起。很多曾在海外学习、工作的年轻设计师正在回国发展,他们带回了国际视野,但又扎根于本土文化。这种融合带来了很多有意思的新可能。

在2024年的某个展厅,我看到一个用胶合板天花板构建的空间,非常现代,但处理方式却极具中国气质。这种设计让我意识到,中国当代设计正在走出一条自己的道路。

Q:今年您有没有发现什么特别有意思的新创新?

A:新能源汽车的标准正在不断刷新,人们对于日常生活品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大家开始愿意为更高质量、能长久陪伴的产品买单。

在设计领域也是如此。我发现越来越多年轻设计师不再追求“做得快”,而是更加注重作品背后的逻辑与故事。我也看到了许多材料与工艺的融合创新,这些尝试都让我非常兴奋。

部分neooold新开物2025作品预览

Q:您希望neooold新开物如何改变西方对中国设计的认知?

A:neooold新开物从不急于追求“定义”或“标签”。我们更像是在建造一个容器,让不同的设计师在这里自由对话。在一个节奏越来越快的时代,我们更想邀请大家慢下来,静下心来感受那些微小但深刻的美

我们也在不断努力提升中国设计在国际上的审美标准。我们希望,当外国观众看到neooold新开物时,不是停留在“东方风情”的表面印象,而是能真正理解中国当代设计的深度与多样性

部分neooold新开物2025作品预览

neooold新开物从不是一个封闭的展览平台,我们乐于分享研究成果,欢迎更多国际设计师与我们共创。我也还在不断地拜访工作坊和设计师们,了解他们的想法和创作状态,有些作品我们将共同完成并在展览中呈现。

部分neooold新开物2025作品预览

Q:在您看来,为何“设计上海”在中国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

A:“设计上海”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平台,它汇聚了整个行业的中坚力量

在如今这个经济不确定的时代,很多设计师和品牌其实都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这个平台不仅提供了展示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它让我们可以相互支持,重新建立信心。

我一直认为,能在这样的大环境中坚持下来的设计师,往往是那些真正了解自己、能创造出有意义作品的人。“设计上海”让我们有机会思考,如何继续前行,如何在“看起来很好”的视觉之外,做到“真正有意义”

Q:今年的参展设计师中,有哪些值得特别期待的亮点?

A:这次的设计师阵容中,有很多是neooold新开物的“老朋友”,也有一些是我第一次合作的新面孔。neooold新开物一直强调对创作过程的深入理解和共创,因此我花了很多时间与每一位设计师沟通,希望呈现的不只是作品本身,而是他们背后的思考、态度和方法。

Gallery

受邀参展艺术家

陈飞波

陈旻

洪乙栋

贾江宏

王杉

蒋晟

林宇鸣

王宸阳

王沁

张剡锋

2025年

自主参展品牌

囡方织造

NANFANG STUDIO是一家手工编织和创意面料设计工作室,NANFANG囡方织造是其下的家居和生活方式品牌,以“为民间编织工艺的改革与存续而设计”为品牌理念,将传统藤编工艺与现代科技融合,设计出充满当代审美的特殊编织面料。

倦鸟作器

位于杭州世界非遗良渚遗址红线保护区内的一家手作陶瓷工作室,成立已八年。主要作品是良渚特有的黑、灰、红陶手捏手绘器皿,是文物元素提炼和现代实用改造相融合的日常器物。作品的图饰纹样、器型多从 5000 年前良渚文物中获得灵感,充满粗旷朴拙的图腾感。

arclay?

arclay, 即“architecture”与“clay”的结合,由建筑师刘琳在 2022 年从德国回国后成立于景德镇,专注于以泥土为主的自然材质日用器物。系列产品多从建筑和自然出发,以建筑师的视角观察自然,将二者巧妙融合,并通过中国传统手工艺表达出来。

髹物成器

古老的材料和技法制作现代实用的器皿。通过大漆修饰将原本破碎的、不易保存的、不易使用的器物,变得不仅美观且具观赏性,还能融入人们的现代生活,找寻漆艺术在日常生活中的美,修复日常用器并使用漆艺的脱胎等技法修饰修复一些现代的器皿。

池中漆造

池中漆造,创始于2018年,品牌理念以“实用主义精致造物”为主,“物以致用,道法自然”为设计方向,呈现平淡自然和谐之美。与手中材料共同创作的本心,以“手中器”的概念传达自然质感及美好的触觉感受。

石火工作室

石火(The Scintilla)专注于独立陶瓷艺术创作,以紫砂陶为母语,用当代视角解构传统工艺。每件作品均由作者手工制坯、施釉,烧成。结合紫砂材料实验与前瞻设计语言,探索器物与空间、功能与艺术的共生关系。作品涵盖收藏级雕塑、概念性器皿及定制空间装置。

LINKUNIT 昆与林

由LINKUNIT建筑工作室两位合伙人LIN和KUN共同研发,运用数字化设计和3D打印技术,将建筑美学融入银饰 、银器的设计。产品系列包括框架、结构、楼梯、等高线、桥梁、灯,折纸等银饰系列,以及杯、勺、香插,国际象棋等银器,可视为微缩的建筑或装置。

堂上燕木工作室

堂上燕以原木为主要材料,遵循“简单 真实 尊重 刚好”的设计理念,尊重古老技艺和尝试新鲜的设计,力求创造功能和美观兼具的日用器具。

ChenShujie?Studio

Chenshujie Studio(陈舒捷工作室)希望通过简单、有趣的形式,发现自然、艺术、手工艺和生活之间的可能性。尝试以质朴的工艺探索材料、形体和人的关系,让诗意之美与日常相遇。

玻心璃语

玻心璃语致力于将玻璃这一媒介以最精当的方式、更多元的形态与当代日常生活衔接融合,提供一种美好、艺术化的生活方式。

CINDY WU STUDIO

2019年成立的独立设计师手作品牌,产品大多以布艺和羊皮的手工艺品为主,是设计师在常年对软性材料试验性过程中的探索,以材料学的结构主义为方向,更多传达生活的艺术美学。设计师认为,一个人应该因为物品带来的情感上的共鸣而购买。

YQ LACQUER 乙桼

服务于艺术与设计领域,以中国有着将近8000年历史的大漆工艺为研究媒介的当代工艺艺术品牌,坚持以可持续的理念将传统的大漆工艺从手工艺艺术范畴推向当代设计及当代艺术领域,令这一工艺门类得到更多关注,以及塑造工艺跨学科的更多可能性。

Ad Among Astra

Ad Among Astra是一个希望以首饰为媒介传达力量的品牌。产品灵感一部分来源于中国传统的历史文化,一部分来源于中国人自古以来的图腾崇拜和精神寄托。品牌相信器物有自己的精神和灵魂,在与使用者的相处中会散发独特的能量场,将自己的力量传递出来。

Natalie Song

家居配饰与时尚配饰,以独特的个人语言聚焦触感在日常中的治愈力。原始状态为液体的硅胶材质在想象的驱动下被塑造成光怪陆离的器物与首饰。其花器系列以另辟蹊径的造物语言创造出柔软有弹性的炫美花器。品牌主理人宋鑫子毕业于北京服装学院和英国BCU。

ORIENTO 五玄土

一个集雕塑、绘画、产品为一体的独立原创品牌。以铜为媒,根据中国方位、五行系统衍生的黑、白、赤、黄、青五正色为基础。融设计与制造为一体,运用中国本土的哲学、媒材、审美习惯、传统技艺去创作更适合现代空间的视觉语言。

Orla Culligan Ceramics

奥拉·库里根在爱尔兰科克创作独特的浇注陶瓷家居用品。她努力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实现业务的可持续性。她作品的最初灵感来自于在她成长的东科克海滩上发现的“垃圾”。这些物体展现出海洋介入后的美丽纹理;接缝和边缘变得柔和,但机器痕迹依然可见。

拾金研习所

主理人丁亚洁于2014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建筑系,作品富有当代设计感以及空间造型感。设计师喜欢实验性创作,主要以原创全手工首饰为主,创作元素多来源于面料肌理,大自然素材肌理的融合,从而突破传统银饰的制作手法。作品多以孤品为主。

王春茂

王春茂是一位清末的银匠,是品牌主理人的曾祖父。他融化袁世凯的银圆,制成手镯。品牌现由王春茂嫡系曾孙:设计师王旭旦管理经营,专注金属、白瓷材质在当代生活场景、日用生活器领域的探索。涉及材料包括银锡铜、德化窑白瓷。

2025年6月4-7日期待与你一同在“设计上海”neooold新开物展区观其静,察之妙,让原本就存在的集体之美被重见

网友评论
发现好物 查看更多好物
推荐案例 查看更多案例
设计上海
小程序 小程序
小程序
小程序二维码
打开小程序
随时随地都可以看~
写评论 写评论
写评论
分享 分享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