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至21日,第55届中国家博会(广州)在广交会展馆盛大举行,这场全球规模最大的家居行业盛会以“设计向新力”为主题,汇聚了超过4900家品牌,全面覆盖大家居全产业链,成为展现行业创新力量的璀璨舞台。 在这场盛会中,深耕行业15年的品质家具领航者融艺家具,携手竹工凡木设计集团创始人邵唯晏团队,以「Dan.无虚发」主题展厅及AI艺术共创概念沙发『误用造物』惊艳亮相,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
「Dan.无虚发」主题展厅,以“半围合型蛋壳”为叙事载体,通过“诞、弹、蛋”三重隐喻,生动诠释了灵感诞生、突破边界与回归本质的设计逻辑。黑白色调与动态光影交织,L型曲型动线引导观者自由穿梭于极简空间之中,深切感受艺术与生活的完美交融。 邵唯晏表示,“Dan.无虚发”这一主题名是灵光一现的产物,“诞”指向沙发诞生的原点,是创意的萌芽; “弹”隐喻AI技术的介入与优化,如同子弹一般突破界限,冲击时代; “蛋”则象征着生命伊始的安全、舒适与期待新生,与沙发家具本身的舒适、包裹特质相呼应; “发”则直指沙发本身,寓意着设计的发射与呈现。
展厅设计的背后,是竹工凡木原创的“7i策略”,从品牌、产品、视觉、空间、潮流、智能与营销等多维度切入,构建了一个理性与感性平衡的空间体验。王旭峰坦言,展厅设计一稿通过,施工难度极大,但团队坚持100%还原设计稿,以尊重创意为核心。最终,摄影棚式场景与动态光影的完美结合,使展厅成为一件可沉浸体验的艺术品。
融艺家具的15年发展历程,是品质与创新并重的双轨叙事。自2009年创立以来,品牌始终秉持“品质优良,价格厚道”的核心理念。从木材含水率的严格控制到皮革耐磨性的严格测试,融艺建立了一套远超行业标准的选材体系,甚至与国际奢侈品牌看齐。融艺深知,只有超越消费者期待,才能赢得他们的信任。
这种超越不仅体现在材质选择上,更融入每一个工艺细节。 在融艺的车间内,德国数控设备与资深工匠的手工雕花相得益彰,前者确保了批量生产的精准无误,后者则为家具赋予了独特的温度与灵魂。12000㎡的车间与3000㎡的高档展厅,既是产能的坚实保障,也是品质的直接展示窗口。融艺遵循“零不良品流出”的原则,每一件产品出厂前都需经过21道质检工序,连沙发缝线的误差都控制在毫米级以内。 创新是融艺发展的另一条生命线。品牌拥有30多项设计专利,每年推出近百款新品,这背后是10人研发团队与26名美院设计师的紧密协作。这种“产学研”一体化模式,使融艺既能紧跟国际潮流趋势,又能深入挖掘本土市场需求。 融艺家具董事长王旭峰表示,与邵唯晏团队的合作,正是融艺探索原创设计商业化模式的一次重要尝试。
作为展区核心亮点,AI艺术共创概念沙发“误用造物”由AI与毕加索艺术语言共创而成。其抽象线条源自算法对立体主义画作的解构,而人体工学曲线则依托大数据进行优化。邵唯晏将“误用造物”的创作过程比喻为“创造新物种”的过程。通过输入“流动的几何体”等关键词,AI生成数百张草图,其中一张扭曲的曲面激发了设计师的灵感,最终演变成沙发的脊线设计。这一过程不仅缩短了设计周期,降低了成本,还实现了艺术性与量产成本的平衡。沙发的模块化结构既便于运输组装,又允许用户自定义配色,真正实现了“大师设计,大众共享”。
邵唯晏将跨界视为“设计逻辑的迁徙”。他认为,家具与建筑的底层逻辑相通,一把椅子就是微缩的建筑,需要回应人体尺度与空间情绪。这种思维迁移在“误用造物”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对于AI技术的应用,邵唯晏提出了“三阶段心法”:设计师需先驯服工具,再释放其创造力,最终达到收放自如的境界。
融艺则计划将跨界合作进行到底。王旭峰透露,公司已启动与服装、智能家居等领域的合作,明年或将推出“可穿戴家具”系列。设计的边界越模糊,可能性就越广阔。
从AI赋能到艺术共生,融艺与竹工凡木的合作为家居行业提供了跨界合作的范本。邵唯晏认为设计的本质是永不停息的实验,而王旭峰则用行动证明坚守品质与拥抱创新从不矛盾。当匠心遇见算法,当艺术碰撞科技,家居行业的未来图景正变得愈发清晰——那是一个既扎根生活又超越想象的无限可能之境。 |
凡本网注明“出处:其他”的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有侵权及时联系本网站,本网将在第一时间删除!转载内容的准确性由原内容提供者独立承担完全责任!